【醫療事故】無患癌59歲婦遭誤切子宮 博愛醫院:涉混雜其他癌症病人樣本
發布時間: 2024/03/15 18:13
最後更新: 2024/03/16 13:36
博愛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,一名59歲無患癌女病人遭誤切子宮。院方今日(15日)公布,女病人活組織樣本,與一名患癌病人樣本混集,導致化驗結果出錯,誤診患子宮內膜癌,並在今年2月進行手術,切除全個子宮、兩邊輸卵管及卵巢。醫院昨確認事件後,已聯絡病人及其家屬並致歉,將成立根源分析調查委員會,兩名涉事病理部職員正在休假。
博愛醫院行政總監莊義雄指,涉事59歲女病人因收經後陰道出血,1月5日到博愛醫院日間婦科中心求醫,在子宮及周邊位置抽取樣本,並送到醫院病理部化驗。中心在1月18日收到病理報告,顯示病人患子宮內膜癌,醫療團隊隨即通知病人及商討治療方案。病人2月26日在屯門醫院接受子宮移除手術,同時摘除兩邊輸卵管和卵巢,並按既定程序抽取淋巴細胞化驗,但未能發現癌細胞,最終證實最初的報告有誤,病人其實沒有患癌。
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病理學部部門主管麥兆銘補充,覆檢1月5日的採樣顯微鏡分析,懷疑受其他樣本混雜,遂檢查當日閉路電視紀錄,並基因分析樣本。結果發現,涉事病人採樣半小時後,有一名70歲癌病人採樣,樣本同日被送到化驗室化驗;據基因分析結果,相信兩人樣本混雜,令報告出現嚴重偏差。他又稱是從閉路電視看到樣本混雜可能性,但由於僅拍到部份化驗程序,混雜原因仍有待調查,現階段只確定過程不涉及打破樣本瓶。
為何術前沒有再三檢查確認病人是否患癌,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梁浩基說化驗報告屬「黃金標準」,子宮鏡及造影等檢查均屬輔助性質,加上抽取樣本具風險且或延誤診治,病人又有癌症風險因素,故確信報告結果;惟提到病人最初在博愛醫院進行子宮鏡和超聲波時,情況正常。
成立根源分析調查委員會 8星期內完成報告
涉事病人術後4日已出院,院方今與其及家屬會面,詳細講解事件經過及原因,日後會安排臨牀心理學家和個案經理,密切監察身心狀況。醫院已覆檢同日其他病人的化驗樣本,至今未有發現同類情況;亦已成立根源分析調查委員會,就事件成因作深入調查及作出改善建議,委員會將於8星期內完成報告並提出改善建議,報告會呈交醫管局總辦事處。
兩名涉事病理部職員正在休假,暫時調離相關化驗職務。至於兩人年資,博愛醫院未有正面回應,只說他們具專業資格。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記者:梁薾心